入网流程 资费查询 加入会员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帮助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亿览网 >> 冶金原料 >> 生铁 >> 下游行业信息 >> 正文
船舶工业“十二五”销售收入将翻番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3 9:19:33
关键字:船舶工业“十二五”
亿览网讯:

“十二五”时期船舶工业将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阶段,3月12日,工信部印发《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将我国从“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打造成“世界造船强国”。

据该规划提出的目标,到2015年,船舶工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2000亿元,出口总额超过800亿美元,这一数据对比2010年翻了一番。

规划还提出鼓励兼并重组和有条件的海外并购,“十二五”期间提高产业集中度,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十强企业达到5家以上,同时将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船基地打造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还提出快速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目标是2015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

船舶工业2015年销售收入将达1.2亿元较2010年翻番

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2010年我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跃居世界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达43.6%;完成工业增加值1662亿元,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4%;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船舶出口额突破400亿美元。

规划指出,我国船舶工业仍将处于成长期,产业基础更加雄厚,依然具有劳动力、技术、资本、市场等综合比较优势,且承接世界造船中心转移的大趋势没有改变,而在“十二五”时期,船舶工业将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阶段。

为实现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2015年船舶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0亿元,出口总额超过800亿美元,这一数据和2010年比翻了一番。

“十二五”目标:前十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总量7成以上

规划还表示,将积极推进以大型骨干造船企业为龙头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一流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骨干企业开展境外并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鼓励大型船舶配套企业通过对外合资、合作、租赁等手段,依托国外供应商的成熟网络提升营销服务能力。

根据规划“十二五”目标,产业集中度将明显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进入世界造船前十强企业达到5家以上;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修船企业;主流船型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50个以上满足最新国际规范要求、引领国际市场需求的知名品牌产品。

此外,船舶配套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船舶动力和甲板机械领域形成5-10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综合集成供应商;主要船用设备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品牌船用设备装船率达到30%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30%以上。

规划还提出重点发展以大连、葫芦岛、天津、青岛为主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苏中地区、舟山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三大造船基地,将之打造成世界级造船基地。

同时,依托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造船基地,引导骨干造船企业以内部挖潜、优化存量配置等方式实现产能最大化,提高产业集聚度;在沿江沿海地区加快建设若干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在长江等重点内河水域沿线打造专业化的内河船舶建造基地;推进有品牌优势的骨干修船企业开展并购,优化修船能力布局。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或成“十二五”船舶工业热点

规划还指出,海洋工程装备发展步伐缓慢,是我国船舶工业在高速发展中累积下来的问题之一,要做强做优船舶制造业,需快速壮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规划“十二五”目标显示,培育5-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工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分包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

规划提出,开展重点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设计建造技术研究,提升多学科、多专业的技术综合集成能力和项目总承包能力;引导和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以及船用设备研发实验中心,托重大创新项目,建设重点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试验设施;以船用设备、海洋工程装备、高技术船舶领域为重点,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投入。

同时,结合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在已有石油石化装备制造和造船基地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造船设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三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和若干重点海工配套产品研发制造基地,推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

规划还提出,组织研究制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准入标准,健全完善行业安全、节能、环保标准,完善行业监督体系,对符合准入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名单予以公告。


相关连接
没有相关冶金原料
铁合金 更多>>
今日观察(0312):矿产资源税上调 矿山企业…
今日观察(0312):矿产资源税上调 矿山企业…
亿览网第三届(2012年)中国铁合金国际大…
亿览网第三届(2012年)中国铁合金国际大…
亿览网第三届(2012年)中国铁合金国际大…
今日观察(0306):国际钼市继续下滑 业内人…
锰合金市场周报(2012/2/27-2012/3/2)
锰合金市场周报(2012/2/27-2012/3/2)
冶金原料 更多>>
船舶工业“十二五”销售收入将翻番
前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向中国学习宏观调…
豪掷21亿澳元再启新并购 兖煤变身澳洲最大…
314.9亿美元 2月贸易逆差创近10年新高
中国外贸开打"保十"战
FT:别再妄谈"亚洲世纪" 亚洲难像美国那样…
南非推出非洲跨国铁路建设计划
宝钢4月主要品种出厂价不变 多因素致钢价…
有色金属 更多>>
Xstrata公司拟提升澳洲McArthur River铅锌…
欧央行加息迫近 有色金属乌云盖顶
有色金属冲高回落 短期震荡格局未改
大冶有色:伙菲矿业公司开采铜铁矿
有色金属:国内紧缩政策不改金属价格趋势
央行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图文:世界锑都仅够开采4.6年 资源枯竭城…
宝钢4月主要品种出厂价不变 多因素致钢价…
战略合作 | 诚聘英才 | 客户服务 | 关于我们 | 媒体报道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行车路线
Copyright @ 2008 comela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亿览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39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小关北里甲2号渔阳置业大厦A502室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891800 传真:010-64892212
E-mail:comelan@comelan.com